被遺忘的歷史:明朝是如何將鴨綠江、圖們江南岸土地割讓給朝鮮?

2024/06/28

讓我先給大家科普一下,朝鮮這個名稱,在古代中國東北邊疆的政權中可是個常用詞兒。像是箕子朝鮮、衛滿朝鮮,還有高句麗,這些都可以說是朝鮮的一部分。但後來的新羅、王氏高麗、李朝這些,跟古朝鮮就有些不一樣了。它們是由半島南部的韓民族建立的,因此,我們更愿意把這些算作是韓國的歷史。這樣解釋,大家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了呢?
【一,古朝鮮和韓國的區別】
明朝時期的李朝雖然在表面上被叫做「朝鮮」,但實質上它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韓國。到了1897年,李朝國王李熙決定直接將國家的名稱改為「大韓帝國」。那麼,為何我們常常會將「朝鮮」和「韓國」這兩個名稱混淆呢?要解開這個謎團,我們得從古代的朝鮮開始,追溯它的歷史淵源。
三千年前,商朝走向了終結。不過,在箕子的引領下,一支殘留的勢力決定向北遷移,最終定居在遼河流域,這個新的聚居地被大家稱為箕子國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箕子國的疆域不斷向東擴展,最終觸及了朝鮮半島,因此,這段歷史也被記載為「箕子朝鮮」。據《尚書大傳》的記載,武王戰勝殷商后,對箕子采取了寬容的態度,不僅釋放了他的囚禁,還給予了他應有的待遇。然而,箕子并不愿意接受周的統治,他選擇了逃離,最終來到了朝鮮。至于朝鮮的具體位置,《山海經》中也有所描述:「在東海的深處,北海的邊緣,有一個國家叫做朝鮮、天毒……朝鮮位于列陽的東邊,海的北邊,山的南邊,而列陽則歸屬于燕國。」這些記載為我們描繪出了箕子國以及朝鮮的大致地理位置。

1/10
上一頁
1/10
下一頁